發布時間:2013-08-05 09:42:34點擊數:2134次
1892年:英國泰勒(H.D.Toylor著名的Cook,Triplet鏡頭設計師)發現,把燒過的望遠鏡物鏡表面經風化出現紫色,和新的透鏡比較,發現能通過更多的光線。受弱酸侵蝕的玻璃表現存在折射率低的薄膜,能降低玻璃表面的反射率。
這個透鏡燃燒的新發現,使人們知道了膜層作用,并產生鍍膜技術,以后,利用工人的弱酸化學作用,從實驗室產生表面的弱酸凝膠層,到了1930年左右,技術有了明顯進展。
1931年:德國卡爾·蔡司公司發表優良的大孔徑鏡頭Sonnar F2.0,鏡頭的反射面很少,由獨特的3組6片透鏡構成,有待開發鍍膜技術。
1935年:德國卡爾·蔡司公司發明了防反射膜層處理技術,蔡避開的A.Smakula在真空中加熱蒸發低折射率氟化物薄膜,誕生了防反射薄膜處理方法。
1936處:美國加利福尼亞工業大學的J.D.Strong把玻璃置于真空中,加熱蒸發有增透效果的氟化鈣(CaF2),成功制成了人工防反射薄膜。
由于 上述原因,2個透鏡組合膠合透鏡可以分離,增加透鏡設計的自由度。
1938年:美國依斯曼,柯達公司在HECTA鏡頭上完成鍍膜工藝。
1939-1943年:卡爾·蔡司公司成功實現了2層和3層增膜系。
1945年:德國徠茲公司,在徠卡的標準鏡頭中首先使用鍍膜技術,從SUMMITAR50mmF2鏡頭開始(該鏡頭1939年推出),鏡片實施鍍膜。
1945年:在德國法蘭克·海德克公司發明羅萊Automat(4型)相機的75mm F3.5鏡頭中,卡爾·蔡司·耶拿Tessar、蔡司奧普托·Tessar及施耐特Xenar3款鏡頭成為羅萊最早鍍膜鏡頭。
1946年:千代田光學精工(現在美能達公司)在半幅Spring照相機的Minolta Seml A鏡頭上首先使用品紅膜層。
美能達SEMI是日本最早有鍍膜鏡頭的照相機(JCII的歷史認定照相機),以后各公司相繼積極引入鍍膜技術,在商品目錄記錄中“有鍍膜”,給人印象是“光亮清晰鏡頭”。
1964-1967年:在攝影器材以外的用途領域,例如測量儀器盤和電視攝影像機鏡頭等方面,我層鍍膜其特征是幾乎能全部消除玻璃表面的反射,這是活用后有實效的光學技術之一。
1964年:當年10月在東京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上,室內比賽轉播需要更明亮畫面,富士寫真光機公司受NHK委托開發了電視用鏡頭的多層鍍膜技術,實現了鏡片的電子束鍍膜EBC(Electron Beam Coating)。
在真空鍍膜時,使用高溶點的抗熱式的蒸發物質,用電子槍溶融方法,完成由日本技術制成最多達11層的多層膜系,`1971年12月發表的8mm照相機,富士卡single8E8000的EBC富士儂8-64mm F1.8鏡頭和1972年9月推出攝影用的35mm單反相機,富士卡ST801的可換鏡頭,是采用了EBC技術的富士儂鏡頭。
1970年:西德科隆博覽會上(photokina),各照相機公司開發的多層鍍膜技術相繼登場,采用此新技術的鏡頭有:旭光學工業的賓得用可換鏡頭、日本光學工業的尼康F用可換鏡頭、佳能的新產品F1用可換鏡頭等。
1971年:可以說是多層鍍膜的元年,(全面推出第一年),各個照相機款式工廠對以往的可換鏡頭及新開發的可換鏡頭,各自采用多層鍍膜。多層鍍膜的優越性已眾所周知,加工成本高也引起關注,但照相機鏡頭使用多層鍍膜已大勢所趨,研究考慮的是更優良的多層鍍膜技術實用化。
1972年:西德卡爾·蔡司公司在科隆博覽會推出一系列引入多層鍍膜的蔡司鏡頭。在出售的鏡頭上使用“T*”標記,這就是著名的有紅色標記“T*”鏡頭。
不管是照相機制造廠,還是鏡頭專業廠,都力爭采用多層鍍膜技術。其結果增加了鏡頭設計的自由度,出現了由復雜的透鏡構成各種廣角鏡頭、變焦鏡頭等系列產品。
1994年起:各公司均引入多層鍍膜,重新評價如何提高像質。另外也積極引入非球面透鏡,超 過10組的很多片透鏡組成的高倍變焦鏡頭變得易于實現。
微米是長度單位,符號 [micron],讀作[mi
光柵分為3D立體光柵,光柵尺,安全光柵,復制光柵,
冷加工與熱加工的區別是什么?冷加工通常指金屬的切削加工
光學冷加工工藝 第1道:銑磨,是去除鏡片表面凹
ps濾鏡怎么安裝?濾鏡主要是用來實現圖像的各種特殊效果
光密度(OD)[optical density]定義
濾光片主要特點是尺寸可做得相當大。薄膜濾光片,又分
減反射膜又稱增透膜、AR膜、AR片、減反射膜、AR
虹膜特征 眼睛的虹膜是由相當復
相信了解偏振鏡的朋友都知道其偏振鏡的作用,但是文字的說